警示教育

当前位置:首页 / 警示教育

廉政警示(2017年第12期)

2017-11-02          发布:

少些抱怨 多些实干

  当前,总有些党员干部喜欢抱怨:调整新岗位或接受新任务时,抱怨任务重、待遇差,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;仕途不顺或受阻时,抱怨组织与领导不公;做群众工作时,抱怨群众的意见与诉求太多、太麻烦;面对正风反腐高压态势,抱怨“为官不易”……

  抱怨是精神“毒药”,害人又害己。党员干部如果凡事都持有“抱怨情绪”“抱怨思维”,久而久之,就会松懈意志,消磨工作干劲和激情,还会蔓延、辐射给周边同事,影响整个单位或部门的作风与风气。长期的抱怨和不满如果不加以调节、控制,量变引起质变,小问题变成大问题,还会导致党员干部失去正确的前进方向,甚至偏离正轨。

  抱怨是内心观念错位的外在表现,既与党员干部个人的心态、意志力等因素有关,也与担当意识不够、党性观念不强相关联。但根本还在于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本心、初心、公心被过多的私心、私利、私欲所占据、所遮掩、所蒙蔽。正因如此,工作中稍一不顺心不如意、不合私心私意时,就不能从“大我”角度,从单位、集体、国家利益出发,而是从“小我”角度考虑个人利益是否受损。一旦觉得自己“吃了亏”,就会产生抱怨情绪,甚至于在工作中“好处争着要,困难躲着走”。

 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当少一点抱怨,多一点服务和奉献。增强宗旨意识,做到甘于奉献,防止私欲膨胀。孔子曾说过:“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”党员干部要扫除荡涤心中过多的私欲,回归初心,心态才能阳光积极。心态阳光,所看到的世界也就充满光明;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问题,尽心尽意、真真切切地去做好该做的事情,快乐也就随之而来。

  摒除过多私欲,要多点内讼自省、省察克治之功。多与先进典型比不足,多与他人比贡献。焦裕禄、谷文昌、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从不抱怨个人工作环境、工作内容如何艰辛、困苦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更没有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违背原则、规矩。他们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、为人民谋取福祉,赢得了尊重与爱戴。

  少些抱怨,就要视困境为磨炼,化抱怨为动力。屈原遭放逐而赋《离骚》,司马迁受刑辱而著《史记》。自古至今,总有人在困难面前仍然矢志不渝,不抱怨、不放弃,直至实现人生抱负。党员干部面对艰苦更应勇挑重担、不埋怨、不逃避,以乐观态度与积极行动投入工作中,化压力为干劲,用实干的精神感染影响他人,传递正能量,展现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。(余足云)

  

  来源:20179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